首页 资讯 正文

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投票结束

体育正文 295 0

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投票结束

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投票结束

从辍学打工的寒门少年,到(dào)(dào)屡败屡战的“穿(chuān)西装的角斗士”,再到历经绝食、遇刺、司法缠斗的“韩国(hánguó)版特朗普”——61岁的李在明,在韩国前总统尹锡悦突遭弹劾的政治地震中,终于赢得大选,开启充满挑战的总统任期。 这是李在明第(dì)三次向总统宝座发起冲击。2017年,他在第19届总统选举中止步于共同民主党党内初选;五年后的(de)第20届总统选举中,他以微弱劣势(lièshì)惜败国民力量党的尹锡悦,得票率仅差0.73个百分点。如今(rújīn),他终于赢得大选,尽管这并非一场任期届满的权利(quánlì)更替,而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政治地震。 自去年12月3日晚时任总统(zǒngtǒng)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韩国政坛陷入前所未有(qiánsuǒwèiyǒu)的动荡漩涡:尹锡悦终遭弹劾,“代代(dàidài)代”总统更迭(gēngdié),每位总统候选人的经历都堪称“抓马”……韩国舆论认为,在经历弹劾风波后,韩国亟需这场选举来解决当下政局混乱和社会撕裂等问题。 完成逆袭后,这位(zhèwèi)61岁总统的权柄之上,仍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他又将带领(dàilǐng)深陷撕裂的韩国走向何方? 5月12日,李在明(lǐzàimíng)在首尔参加总统选举竞选活动。新华社(xīnhuáshè)发(全休相摄) 寒门逆袭(nìxí):没有春天的少年 对李在明而言,这一切实属(shíshǔ)不易。 回忆起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李在明说,“那时的生活里没有(méiyǒu)春天。” 与不少出身名门的韩国政客不同,李在明1964年出生于贫困家庭。小学毕业后一度辍学打工(dǎgōng),在多个工厂(gōngchǎng)间辗转谋生,一次工伤事故令(lìng)他手腕落下残疾。但(dàn)他并未因此一蹶不振,通过自学,他考取大学,通过司法考试,开始(kāishǐ)律师生涯。他主要担任人权律师,并参与一些市民运动。 “如果有可能(kěnéng),我不希望(xīwàng)任何人再经历我曾走过的那条路。”李在明曾这样回忆。 有评论指出,正是这段坎坷经历,强化了他“弱势群体捍卫者”的公众形象,也深刻影响了他日后所(suǒ)倡导(chàngdǎo)的政策方向。 政坛崛起:“边缘(biānyuán)人”成为“领跑者” 2005年,李在(zài)明(lǐzàimíng)加入进步阵营的开放国民党(共同民主党前身)。一没背景二没人脉的他,一开始属于党内“边缘人物”,在早期(zǎoqī)的几次竞选中“屡战屡败(lǚzhànlǚbài)”,直到2010年他才成功当选京畿道城南市市长。 2010年,李在明(lǐzàimíng)当选为首尔附近城南市市长。那时这座城市已背负巨额债务(zhàiwù),财政濒临崩溃,他形容(xíngróng)当时犹如“驾驶着一艘几近(jǐjìn)沉没的船只冲出(chōngchū)暴风雨”。不过,上任两年时间,李在明便稳定住城南市财政,推动包括建设公立医院在内的一系列福利政策,由此赢得许多民众的支持。 越来越(yuèláiyuè)多的闪光灯,开始聚焦在作为政客的李在明身上。在2016年的朴槿惠(pǔjǐnhuì)弹劾(tánhé)案中,他带头高喊“弹劾朴槿惠”“拘捕朴槿惠”,受到媒体高度关注。2020年,为阻断新冠疫情传播链条,他派出执法队伍突击搜查新天地教会总部,其果敢(guǒgǎn)作风获得韩民众好评。 2018年,李在明以56.4%的得票率当选京畿道知事,继续将其福利理念在更大范围内实践。任内(rènnèi),他(tā)推进“三大(sāndà)无偿福利”——产后护理费支援、青年红利、无偿教育经费。诸如此类的福利政策,不仅稳固了(le)其政治基础,也提升了他在民众中的声望。 2022年3月,李在明代表共同民主党参加总统大选,以微弱差距败给尹锡悦(yǐnxīyuè);同年6月,他(tā)通过补选(bǔxuǎn)成为国会议员,并在两个月后成功当选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 有人用“务实”“强硬(qiángyìng)”形容李在明的(de)政治风格,认为他在外交上,尤其是对美对日上,强调自主均衡,被认为是“文在寅的接班人”。 一些韩国民众觉得,李在明很有个人魅力,“是改变韩国现状(xiànzhuàng)的希望”。但(dàn)也有人认为,他(tā)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政治人物(rénwù)。近年来,李在明涉嫌贪腐、渎职、受贿等多项罪名,并一度受其家人的丑闻风波影响。 三年三劫:绝食、遇刺、司法拉锯(lājù) 这几年,李在明(lǐzàimíng)的政坛遭遇颇为坎坷。 2023年8月31日,他宣布无限期绝食静坐,以抗议(kàngyì)尹锡悦(yǐnxīyuè)政府没有明确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迁移(qiānyí)抗日运动(yùndòng)家洪范图(jiāhóngfàntú)胸像造成社会分裂、总统配偶金建希涉嫌改变基建计划为自己谋利等行为。李在明绝食抗议24天,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态”,得到了全球媒体的关注。 当地时间2023年9月18日(rì),韩国首尔,正在绝食的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因健康状况恶化(èhuà)被送往医院。 视觉中国 但是雪上加霜(xuěshàngjiāshuāng)的是,即使在李在明被紧急送医后,韩检方仍然以涉嫌贪腐案为(ànwèi)由,对他提出逮捕申请。 对此,共同民主党开始对执政党发起大规模斗争,正式提出(tíchū)弹劾总理议案(yìàn),并宣布将全面抵制国会常务委员会日程。 韩媒指出(zhǐchū),李在明绝食(juéshí)后,“韩国政治正走向惊涛骇浪”。与此同时,在韩国,针对这位时任在野党党魁的舆论(yúlùn),也经历了从质疑到同情的转变。 韩国朝野相争的阴霾久久(jiǔjiǔ)未褪去,李在明所承受的,除了绝食时期(shíqī)的煎熬,还有“挨了一刀”的苦果。 2024年(nián)1月(yuè)2日,李在明在视察釜山加德岛的新机场用地途中遇袭,颈部被刺伤,随后接受了手术和住院治疗。 当天上午10时27分许,李在明(lǐzàimíng)在釜山视察新机场(jīchǎng)用地并接受记者采访(cǎifǎng)时,一名男子喊着“帮我签个名”并从记者中间(zhōngjiān)钻了进来,走到李在明的面前,突然用长约30厘米的凶器刺伤李的左侧颈部。该男子当时头上戴着写有(yǒu)支持李在明字样的王冠纸发带,被认为是李的粉丝。李在明当场昏倒,颈部流血不止。 当地时间2024年1月2日,韩国釜山,李在明被袭击者(xíjīzhě)袭击颈部后躺在地上。视觉中国(zhōngguó) 警方称,袭击者“试图杀死”李在明,是出于“主观政治信念”,其犯罪动机包括,在“朝(cháo)小野大”的格局(géjú)下,阻止李在明当选总统。 分析指出,李在明遭袭的时间点“十分(shífēn)微妙(wēimiào)”,反映了韩国政坛的分裂和显著矛盾。 如今,李在明现在面临的(de)司法指控始终是悬在其(qí)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韩检方此前指控李在明(lǐzàimíng)在2021年12月竞选韩国总统期间涉嫌反《公职选举法》。一旦被判有罪(yǒuzuì)并被判处100万韩元以上罚款(fákuǎn),李在明就将剥夺被选举权5年。 去年11月,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在一审中判决李在明有罪,并处以(chǔyǐ)一年有期徒刑。韩国(hánguó)首尔高等法院今年3月对此案作出二审判决,推翻一审判决结果,李在明被判无罪。韩检方(jiǎnfāng)遂提出上诉。5月1日,韩国最高法院推翻二审无罪判决结果,将案件发回首(huíshǒu)尔高等法院重审。 5月1日,在韩国首尔火车站,韩国民众(mínzhòng)观看李在明案(míngàn)的宣判新闻。(新华社) 对李在明(lǐzàimíng)来说,幸运的是(shì),原定于5月15日的重审首次庭审日推迟至大选后的6月18日。 从没有缓冲带的(de)总统任期开始 作为(zuòwéi)韩国戒严危机后的首位正式总统,其就职后将面临重重挑战。 李在明(lǐzàimíng)发表讲话。 视觉中国 此次大选(dàxuǎn)是在前总统(zǒngtǒng)尹锡悦遭到弹劾下台的背景下进行的提前大选,为了尽快填补政治空白,保障政府运行(yùnxíng),将不设交接机构和过渡时间。在选举结果公布同时(tóngshí),新任总统任期随即开始。在最终结果宣布之后,新任总统将于4日上午在韩国国会进行简短宣誓就职仪式。 本次(běncì)韩国大选结束(jiéshù)后,新任总统的首要任务是推动国内政治回归正常化,结束过去半年来的政治动荡局面。其中一个非常具体(jùtǐ)的任务,就是解决和美国的关税争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shàngtái)后向全世界发起了“贸易战”,其(qí)盟友韩国也未能幸免。今年4月(yuè)、5月,韩美双方举行了两轮关税(guānshuì)谈判,希望在7月8日所谓“对等关税”暂停90天到期前,就美国撤销对韩加征关税及双边产业合作等一系列问题达成一揽子协议。 李在明25日(rì)表示,与美国的关税谈判将是本次大选获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tiǎozhàn)之一。他提出,需要重新考虑(chóngxīnkǎolǜ)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最后期限,以便在两个盟友之间达成互利协议。 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国(zhōngguó)新闻网、环球网、新京报、三联(sānlián)生活周刊、红星新闻、南方人物周刊
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投票结束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